详细内容 当前:首页 > 行业新闻
LIBS 对钛合金焊缝中成分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钛合金凭借其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海洋、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其中 Ti-6Al-4VTC4)合金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较好,已成为钛合金工业中的王牌合金。钛合金在激光焊接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焊缝熔深、提高焊接效率、改善焊缝微观组织的不均匀性,但是可能会改变熔合区和焊缝区中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状态,从而可能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运用 LIBS 分析技术对 TC4 钛合金焊接试样表面进行面扫描同步获得多元素成分信息,同时结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方法(OPA),实现了对钛合金母材、熔合区、焊缝成分及其分布状态的快速表征,为活性剂的选择和焊接后钛合金的材料性能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手段。

      

    选取了两个使用不同活性剂进行焊接的 TC4 钛合金薄板试样,选取焊缝纵切面方向作为分析面,采用 320 目的氧化铝砂纸进行表面处理,利用 LIBSOPA 系统进行成分分布统计表征。首先,对激发光斑和剥蚀条件进行条件优化,最终选择 200μm 的激发光斑、10 个预剥蚀脉冲 10 个剥蚀脉冲进行实验,并建立了钛合金中 CAlVFeSi Ti 六个元素的校准曲线(其中 Si 元素主要来自活性剂);然后对钛合金焊接样品进行了区域扫描,并对元素含量和分布状态进行了统计表征。同时,在钛合金焊接样品的不同部位进行分区取样,采用高频红外法分析 C 元素含量,并与 LIBSOPA 结果进行比对,两种测试方法结果吻合。元素 AlVFeSi Ti 分布结果与微束 X荧光光谱法对应性较好。运用 LIBSOPA 技术实现了对钛合金母材、熔合区、焊缝中多元素的成分分布表征,为快速判定钛合金焊缝中成分及分布状态提供了全新的评价表征手段